【天下名山之庐山】冬识庐山真面目,如沐春风滚滚来!!

2018-01-08 09:51 176565人阅读 48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名山之庐山】冬识庐山真面目,如沐春风滚滚来!!

[复制链接]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名山之庐山】冬识庐山真面目,如沐春风滚滚来!!

  链接:https://www.meipian.cn/zp4bjfp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是世界级名山,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84米。芦林湖、五老峰、险峰、三叠泉为庐山著名景点,庐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莲花镇附近。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带着对庐山美好的憧憬,我和几个朋友自驾于2017年12月2日晚上来到庐山。在来的时候,我联系了庐山黄导和户外庐山大哥,让他们解决一下吃住门票等问题,啧啧!折腾老半天,还是感觉黄导的方案比较靠谱。       大约晚上18点,顺利到达庐山,见到黄导,他开车带我们来到景区大门,买门票直接进入景区。庐山12月1日开始执行淡季政策(门票原价180,淡季优惠135,景交100),嘻嘻!我们正好赶上咯!淡季,我们车开进去了,100元景交全都免了,窃喜!



  庐山有南北两门,我们走的是正门即北门,进入景区之后,黄导把他的车停在停车场,也上了我们的9座车。重新上车后就开始了在夜色中盘山而上,转啊转啊也转不完的盘山公路!体会过的都知道,这个弯儿啊真多真险......哈哈!这段盘山路有的地方还真是挺惊险的,有的弯道拐角近乎180度,我们这车在一个急弯道还正好赶上和一辆下山的车会车,有些刺激!不过安全问题大家可以放心,我们的司机开车技术还是非常好的,很稳!

        经过40分钟的盘山公路车程,终于到达了闻名已久的云中山城——牯岭镇。黄导把我们带到了这家“五鑫宾馆“,条件蛮不错的,120元每间(当然,这是淡季的价钱,如果夏季,价钱可就高多了)。安排住下后,都邻居的饭店吃了晚餐,还不错呀!
       晚饭后,在镇子上溜达了一圈,毕竟是冬季有点冷,就直接回宾馆休息了。






沙发 2018-1-8 09:5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餐后,出门一看,门前有一个大广场,旁边就是庐山索道站。如果你不想乘车上山,也可以乘索道上来,索道费80元,但是到山上后还需要买个100元景交,山上的景点很分散的。      在索道站门前合个影,说明我们来过。


  给黄导说了一下,顺便参观一下庐山索道吧!于是,黄导带我们绕道索道后面,近距离欣赏了一下著名的庐山索道。



板凳 2018-1-8 10:2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后上车出发,前往我们的第一站——如琴湖。几乎还是沿着我们昨晚上山的道路返回,穿过隧道不远就到了。
      如琴湖,因湖形如琴而得名。湖中有曲桥、亭榭、花径,花径又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曾循径赏花而得名。

  这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有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门上为“花径”二字。园内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园中遍植桃花和各种名花,白居易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指此地。但是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没有桃花了,可是还是能感受到那份美丽。


地板 2018-1-8 10:2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导说,旺季时这里还是需要门票的,好像是30元。现在是淡季,随便你玩。进去不远,一棵枫树在湖边婆娑,枫叶满地,令大家一阵欣喜。

  路边的千年古树,根系相当的发达。


5# 2018-1-8 10:2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上花径亭看看去。



  花径亭上的这个石门,挺漂亮的。






6# 2018-1-8 10:2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心中的花径亭,还是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花径亭对面的桥上,如今已经有车有人,闹嚷嚷的,清丽的湖中倒影如诗如画,妙不可言。




7# 2018-1-8 10:2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情此景,不留影多可惜呀?




  继续向前,一个亭子旁边,一绺裸露的树根,组成了一副很漂亮的图案。




8# 2018-1-8 10:2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廊桥之上,指点江山。

  如琴湖全景,美不胜收。


9# 2018-1-8 10:3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边的古树挥舞着沧桑的枝丫,在湖边楚楚动人。

  路边有一些盆景,我也叫不上了名字,很漂亮。


10# 2018-1-8 10:3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另一个角度,再看看花径亭,是不是更有味道呢?

  转完花径,在出口处留影。


11# 2018-1-8 10:3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如琴湖花径出来,马路对面就是锦绣谷景区,刚一进去不用走很远就会看到天桥景点了。在这里大家要有一点耐心,因为拍照的人太多了,尤其在我们前面遇到了几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在窄窄的石头上摆进各种高难度姿势,连瑜伽功夫都用上了!!!站在旁边看着别人拍照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会比他摆的姿势好看,但是当你站到上面的时候.......腿咋就不听使唤了呢?咋站不稳了呢?!笨啊!

  过了天桥没多远,就到了好运石,这里空间很有限,大家又都要图个吉利,所以你就别想等没人的时候了,跟着队伍摸摸好运石吧,据说摸一下求财运,二下求官运,三下桃花运哦!看各位当时心情随便咯!


12# 2018-1-8 10:3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沿着游道继续向前,一路小景点。

  终于到达了著名的险峰,体会不到”无限风光在险峰“了。不过景色着实是不错的,就是镜头是有些表现不出来了, 同心锁结的倒是听壮观的。


13# 2018-1-8 10:3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块巨石不错,悬空而出,平平坦坦的,合影留念。

  留影,说明我来过,嘻嘻!


14# 2018-1-8 10:3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向前,又是几个观景台,有点重复。

  巨石堆砌的什么门,人可以从石缝中钻出,又称鞠躬洞,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去仙人洞拜访吕仙人,所以先要行礼,所以又叫礼貌洞。


15# 2018-1-8 10:3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远,于山林隐蔽处标有“谈判台”字样的独立小屋,铁门铁窗,系当年马歇尔特使与蒋介石会谈之所。其诡秘若此,观之令人怦然。
      据说,谈判台原为朱元璋在明朝洪武36年(公元1393年)修建,目的是为纪念其军师周颠(一个疯和尚)。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争夺天下。有个疯疯颠颠的和尚周颠,到处传言:天下将会再现一个太平盛世,这个定太平的人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听了很高兴,便召见这位疯和尚,向他请教定太平之策。疯和尚告诉他,定都建业(南京),天下三年可得。又授他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方略。朱元璋一一采纳,并拜周颠为军师。几年后,朱元璋果然扫平各路诸候,取得“息定天下”的战果。周颠不辞而去,留下“吾乃庐山竹林寺僧”。
       为感激这位疯和尚,朱元璋大造声势,宣扬自已是“真命天子”,疯和尚是上天派来点化自已的神,并不惜重金从南京搬运建筑材料,去庐山建造起“访仙亭”,表示对神的崇敬。

  蒋介石也很信神。1933年,蒋输资在原址重建已经破败不堪的访仙亭,即后来的“谈判台”。
       1946年7月,美国特使马歇尔与蒋介石曾在这里会晤,商讨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即共产党统治北方、国民党统治南方,想使中国成为一个历史上的南北朝格局,从而结束国共内战,史称“马歇尔计划”。马歇尔八上庐山,多次在这里与蒋介石会晤,这里便被习称为“谈判台”。
       蒋介石为何要到这个石旮旯来谈判?这也许是蒋介石的个人爱好,或许也是命中注定。


16# 2018-1-8 10:3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蒋介石这个人,民间有不少传说。比如,传说蒋介石是水龙,而毛泽东是火龙。在大陆,蒋介石不是毛泽东的对手,而在水中,则可周旋,故只能在台湾苟且……“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听到枪声,翻越高墙,逃到后山上的石缝中躲藏,经好几番搜查才把他捉住。当时就有人戏说,蒋介石名字的“介石”二字,就是“介”在石隙中的意思。所以1946年的谈判调停,蒋介石自己又选择了“介”在石头中。
        据说有台湾来的游客说得更有趣:“介石”者,“介”字上面是个人字,下面是两条腿,踩在一块石头上,“石”就是台湾岛。因而,这蒋介石的名字,就演示了蒋介石一生的命运。蒋介石一而再,再而三的与石头有缘,确实是应了那位给他测过字的“半仙”的话:遇石有缘,介入其中!
        看来,这“人的命,天注定”的说道,或许还可能真的有些道理?!

  观妙亭。横额为隶节阴刻30厘米大的“观妙亭”三字。其左右两石柱上有对联一幅“山川吐纳开灵境文轨交通乐太平”,隶书阴刻,字径17厘米。(注:其中“轨”为异体字。“文轨” 即文章典范、榜样之说。)
       观妙亭又称访仙亭,为民国将领夏斗寅在原访仙亭基地上所建。访仙亭原为朱元璋派使者上庐山寻找周颠仙的遗迹,早被毁。观妙亭正对竹林寺旧址,因蒋氏曾连说三个“妙”字---看见山下东林寺,称一妙(庙),见风景秀丽称二妙,见漫天晚霞,流年往返,称三妙,手下便于此建观妙亭,故后人戏称拍马亭。亭前小路古称“仙路”,路端的长方形石构建筑为蒋介石1930年建的“新访仙亭”。1946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两党冲突时,曾八上庐山,传马歇尔和蒋介石曾在此休憩晤谈。


17# 2018-1-8 10:4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林寺一直被称作“天上的寺院”, 只有寺名而无寺庙。它是刻在观妙亭旁边的石壁上的。庐山志上记载着这是明朝的石刻。
       天上有竹林,地上有少林。地上的少林寺,我们可以见到。可天上的竹林寺,有谁见过?真是有心难见竹林寺,无意常遇仙客来。相传竹林寺就隐藏在这山谷之中,每当风云变幻的时候,还能闻听到从竹林寺中传出的钟鼓之声,也有机会看见云端的影子。
      传说,当年朱元璋被陈友谅追杀,在断崖处天降金龙化桥,朱元璋暂保性命.陈友谅绕崖而过,继续追杀朱元璋。朱元璋人困马乏,锦绣谷中又没有路,左冲右撞,总在山中转来转去。陈友谅兵马众多,士气旺盛,把锦绣谷团团围住,非要抓到朱元璋不可。朱元璋在慌乱之中,闯进了一片竹林,见林中有一座寺庙,庙中有一位老僧,朱元璋忙向他求救。老僧双手合十道:“施主请勿慌张,既进得竹林,便再无丝毫危险。”朱元璋听得喊杀声越来越近,如何能不慌张?老僧却是气定神闲,说竹林绝非凡人能进得来。果然,朱元璋只听见四周一阵阵来而复去的喧闹声,就是不见一兵一卒进竹林他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老僧要朱元璋多待几天,等陈兵完全撤下山,方可出竹林。朱元璋安心在寺内躲藏,时而与老僧谈古论今,时而在林中远眺群山绵绵、江天万里的壮观景象。三天后,陈兵无可奈何的下山了,朱元璋也准备离去了。临行前,老僧请朱元璋留言。朱元璋想了一会儿,挥笔写道:“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眼观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州。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老僧点头说道:“此诗气概不凡,将军日后必成大业,请不要忘了此时此地。”朱元璋答到:“若果能成大业,必报今日之恩。”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果然不食前言,特手书“竹林寺”庙名,并备齐5万两白银,派人送到庐山。来使在锦绣谷里反复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竹林,更别说寺庙了。来使实在没有办法,只有将“竹林寺”匾额和5万两白银放在一块大石头上,对这山林大声叩拜而去。走不多远,隐隐约约听见钟声,一行人回头一望,云雾飘渺中浮现着一座庙宇,朱元璋题写的匾额稳稳的悬挂在庙门之上。
        朱元璋听了使者叙说以后,大为惊讶,心想这一定是仙人帮助,再派使者来庐山。来使在锦绣谷来回寻找,只看到石壁上刻的朱元璋所题的三个大字,却仍然找不到竹林,寺庙。于是来使在“竹林寺”题刻旁又建了一座“访仙石”三个大字。所以,直到现在,一般凡人只能看到路旁石头上刻的“竹林寺”的三个大字,却无法看到竹林和寺庙。

  过了险峰不远,毛泽东笔下的”天生一个仙人洞“就在眼前。这个仙人洞是天然形成的洞穴。


18# 2018-1-8 10:4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9月9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仙人洞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水苍苍,颇有远离尘世之感,所以, 这里又是道教的洞天福地。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洞中修炼,直至成仙,所以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身背宝剑石雕像。
       旁边的对联写道“称师亦称祖,是道乃是儒”,对联指出了吕洞宾既是道家的先祖,也曾是儒家门生
        仙人洞的洞底有一泉水,分左右两眼,俗称“雌雄泉”。不管洞顶上挂有多少水珠,他始终象有人在调度一样,两泉同时一滴一滴往下滴,终年不断,清澈甘甜,这便是《后汉书》记载的“一滴泉”。 泉下有池,围以石栏。因泉水甘冽,千年不涸,被人称为“洞天玉液”。泉边“山高水滴千年不断,石上清泉万石长流”一联正是其写照。它是仙人洞第二奇。
        至清代,佛手岩才成为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
        据史书记载,吕洞宾确有其人,他“曾拜浔阳(今九江)令”,原名李琼。战乱中,由于四子皆亡,仅存夫妇二人,故改称“吕”,住在山中,乃名“岩”。夫妇在洞中修炼时相敬如宾,后人遂称其为“吕洞宾”。现存“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的吕仙塑像和神龛是70年代后重新修建的洞高、深各约10米,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
        洞顶的崖石有如一只巨大的手掌倒置,掌上五指参差不齐,间落有序,形似佛手,故又名“佛手岩”;洞外石上“佛手岩”三字乃南宋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所刻。自古佛手摩僧顶,这是仙人洞第一奇观。


19# 2018-1-8 10:4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右边的建筑是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太上老君殿。这是仙人洞道院的主体建筑,现在是庐山道教重要的活动场所。沿着殿左边的石阶向前,就看到了庐山的标志景观"蟾蜍石"。



  由老君殿往上行,有一巨石凌空兀立,名“蟾蜍石”。"蟾蜍石"是一块历经风化而成的象一只蟾蜍的悬石。本石上长着一棵虬龙状松树--石松。石前方与石上上方分别刻有“纵览云飞”、“豁然贯通”八个大字。石隙中一棵苍劲挺拔的松树,拨云破雾,这就是著名的庐山石松。


20# 2018-1-8 10:4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吕洞宾成仙离开仙人洞以后,这里就一直空着,后来就慢慢为佛家弟子所占有,这里很长时间都不叫仙人洞,而叫“佛手岩”,除了洞顶像佛手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长期是佛教圣地。
      这里延续了几百年的佛教香火,到了清朝初年逐渐萧条,后来终于僧去洞空。直到嘉庆年间,这里香火又起,扫堂续香的却又变成了道士。
      1927年,罗理松道长来到这里,重修洞内的纯阳殿,新建洞旁的老君殿,立道教祖师爷李聃塑像,还在洞穴上方建了一个圆石门,门上刻着“仙人洞”三个大字,仙人洞这才慢慢兴旺起来,又成了道教圣地。圆门两旁的对联是“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就已点明这里曾经先后是道教和佛教两家的圣地,“白莲”即是佛教的代称。仙人洞在20世纪初就已经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了,现在更是庐山游人必到之处.出月亮门向右走,即是白鹿升仙台。

合影留念。


21# 2018-1-8 10:4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民在卖水果。

  相传当年多次帮助过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神仙--周颠仙,就是达里骑着白鹿登天而去的。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6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就在这台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还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这位朱皇帝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这块御碑高约4米、宽1.3米、厚0.23米。
        碑文《周颠仙转》为朱元璋亲自撰写,详细叙述了朱元璋在夺取天下时曾经得到仙僧周颠的帮助,以及为什么要立碑的原因。碑文中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带大战的时候,有一个叫周颠得疯和尚成天在南昌城内奔走,口里不断吟唱着《太平歌》,暗示朱元璋会夺取天下,给老百姓带来平安。朱元璋后来将周颠拜为军师,随军作战。自此,朱元璋每战必胜,所向披靡,很快逼近了南京。正当朱元璋强渡长江天险的时候,突然风雨大作,波浪滔天,兵马面临覆没的危险。只见周颠镇定自若,挺立船头,口中念念有词,挥剑向天呼号,顿时风平浪静。众将士一鼓作气,渡过长江,攻下了南京城,建立了明朝。此时,周颠却向朱元璋告辞,朱元璋再三挽留他,要封他做大官,但周颠就是要走。朱元璋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他要回庐山。后来,朱元璋派人到庐山来寻找周颠,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来周颠已经羽化成仙升天而去了。于是,朱元璋就在周颠升天的地方建了这座御碑亭,向世人昭告周颠仙人帮助自己夺得天下的故事。
        显然,这个故事是朱元璋编造出来的,以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得到神仙的帮助。


22# 2018-1-8 10:4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碑亭是彷木构歇山顶石亭,平面呈正方形。每边宽5.8米、亭高6米、整座亭子内外厚重,亭子四面无柱子都是石壁。仅在东、南、北三面有门,而西壁就没有门。
       御碑亭全由石瓦、石墙、石脊、石柱、石门构成,四个角上雕有龙、鱼等精美的图案。亭中竖立的御碑为上等的大理石材,石质坚而细润,高3.6米,宽1.3米,厚0.2米,重达数千斤,当年动用了大量人马,费尽周折,从御碑亭下的山间专门辟出一条山路,才将这块巨石碑运上山来。这条路后来就成了一条上山的主道,人称“九十九盘古道”。
       在亭子东壁上刻有两幅对联:外联"姑从此处寻踪迹,更有何人告太平"。内联"四壁云山九江棹,四亭烟雨方壑松"。
      号称中国电影第一部吻戏的《庐山恋》(1980年)给这座政治文化名山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耿华和周云就是在这御碑亭避雨而巧遇的.所以这里处处可见亲密的情侣。

  过了御碑亭,就出了锦绣谷景区,往前就是大天池景区的乘车点了。黄导说,我们不去大天池了,徒步沿公路返回如琴湖。


23# 2018-1-8 10:5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行不远,就到了“白居易草堂”。白居易草堂位于江西庐山风景区花径公园内。 白居易草堂:1988年在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

      原草堂名庐山草堂,亦称遗爱草堂,始建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在结构上极为独特,长阔大小力求随自己心愿,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其建筑工艺极为简单,房柱用刀斧砍削,不用油漆,竹编的墙壁,不抹泥灰。窗户用纸糊,幔子用萱麻织,一切力图不加修饰,充分展现出一种原始的自然美。造景上,原草堂也别具一格,堂堂前筑一长方形平台,面积约30余平方米;台南挖一约60平方米的方池,池中植莲,池周种竹;池南面有一道石涧,石涧两岸“古松、老杉、大仅十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草堂东面有一股瀑布,水悬一米余,灌入石渠中,水声如抚琴瑟,草堂及周围环境真可谓是“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的和谐整体,置身其间,恍若进入一个忘我境界。


24# 2018-1-8 10:5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著名的雕塑家王克庆于1996年雕刻成的2m多高的白居易塑像伫立在白居易草堂前。
      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唐朝元和十年间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九日这天和庐山东林寺法寅大师及17位好友,从他新建好的遗爱诗草堂出发,一同到庐山顶山的大林寺游玩。花径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如今已不复存在。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的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万千,像遇到知音一样,随口诵出七言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后人就称这里为“白居易花径”。

  黄导在给大家详细讲解。


25# 2018-1-8 10:5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

  之后,我们又回到如琴湖,沿原路返回。我们的车停放在“庐山西湖宾馆”,是著名的庐山疗养院。


26# 2018-1-8 10:5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查询了有关庐山旅游的信息,记得有一段宣传广告是这样说的:“如果你登上庐山,光知道看锦绣谷和三叠泉、光知道看花径和乌龙潭,那你对庐山的了解远远不够,你对庐山的真谛远远未知,你在庐山面前,依然是个盲者。无论如何,你都应该看看庐山的老别墅,因为山上的每一幢老房子里面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只有了解了它,你才会知道,庐山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庐山”。
        于是,黄导带我们来到了庐山“老别墅的故事”。

  283号基督教堂、282号传教士别墅、281号别墅(李德立纪念馆)、280号别墅(露天酒吧)、310号别墅(赛珍珠纪念馆)、307号国民党军官别墅。以上几个别墅比较集中,是个小小的主题景区,名字叫“庐山老别墅的故事”,收费的。大家站在外面看看,也都没有进去。


27# 2018-1-8 10:5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后,外面去了“庐山大礼堂”(庐山会议旧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1937年夏季,国民党决定邀请各党派、各民主团体、各界知名人士前来庐山召开"谈话会",共商抗战大事,被邀者有200余人。谈话日期定于7月15日至8月15日,分三期进行。7月16日上午,"庐山谈话会"第一期在庐山图书馆会议室举行。除了蒋介石、汪精卫、于右任、冯玉祥、张群、李烈钧、戴传贤、陈布雷、曾仲鸣等党国要员外,还有竺可桢、张伯苓、蒋梦麟、胡适、梅贻琦、马君武、吴贻芳、马寅初、傅斯年、梁实秋、陈公博、周佛海、杜重远等各界名流。看惯了西式别墅的名流对庐山图书馆大加赞赏,认为在以本民族建筑特色为主的楼房内讨论本民族的大事,是十分恰当的。九时许,先由汪精卫致词,后由王云五、曾琦等人发言,拥护政府团结各党各派、各民主团体一致抗日的方针大略。7月17日上午,蒋介石面对全体代表发布了《抗战宣言》,伟大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1日至15日,三青团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


28# 2018-1-8 10:5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是两次重要会议的总称:一是7月2日至8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二是8月2日至16日的八届八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有关负责人。会议原定的议题是总结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讨论今后的经济工作任务。会议前期,毛泽东在讲话中对国内形势概括为"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指出"大跃进"的重要教训之一是没有搞平衡,指标过高,要改过来。他还提出读书、形势、工作任务等19个问题要大家进行座谈讨论,以继续纠正当时已经觉察到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在分组讨论中,与会者出现了意见分歧。7月14日,彭德怀写信给毛泽东,在肯定总路线和1958年工作的前提下,分析了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中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并印发各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时,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许多人表示支持彭德怀信中的意见。7月23日,毛泽东在讲话中指责此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此后,会议发生转向,开展所谓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斗争。8月16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通过《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等文件。庐山会议后期对彭德怀的批判和在全党开展的"反右倾"斗争,不但使经济工作中的纠"左"努力一度中断,更重要的是,它使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原则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人民剧院(解放庐山大礼堂改为此名)召开了工作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了工业、粮食、财贸、教育等问题,重点是工业问题会议通过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又称《工业七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又称高教六十条》)以及《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这次庐山会议是一个讲求务实的会议,对于国民经济坚决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拉开了在此后三年中国经济高速的序幕,使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人民剧院举行会议的原定议程,一是讨论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拟提交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是讨论国民经济的年度计划但在开幕式上,林彪突然抢先发言,大讲毛主席是天才,坚持要设国家主席,陈伯达、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人在各小组会上发言,充分肯定和支持林彪的发言,建议在新宪法中恢复"国家主席"一章,毛泽东很快就识破了这是林彪集团要进行篡党夺权的一个阴谋,于8月31日发表了《我的一点意见》全会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对陈伯达进行揭发批判会上,中央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九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和毛泽东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了林彪集团的权势,打乱了他们的阵脚,使他们陷于被动的境地林彪最后铤而走险,策划武装政变,最终落得个叛国投敌、葬身异国的可悲下场。


29# 2018-1-8 10:5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大礼堂不远处的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旧址,现在更名为“庐山抗战纪念馆”。
        庐山抗战纪念馆位于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河西路506号, 前身是庐山牯岭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是民国时期庐山的三大建筑之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全民抗战由此拉开帷幕。

  庐山大厦是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庐山牯岭掷笔峰下,背依猴子岭,东朝长冲河,顺坡而建。
       庐山大厦原为国民党中央党校"传习学舍"、军官训练团旧址,落成于1936年,由蒋介石亲笔提写"庐山传习学舍",1946年改为"庐山大厦"。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在此发表了抗日宣言。建国后中共中央曾三次在庐山召开会议,大多与会代表都下榻于此。1984年中外合资,改建为旅游饭店,是江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30# 2018-1-8 10:5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后,我们去了庐山毛泽东旧居(也称芦林一号别墅),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芦林湖畔。这也是芦林湖畔唯一的一栋别墅,免费参观。

       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有些仿佛就在昨天,各种滋味,但更多的是平静。


31# 2018-1-8 10:5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芦林一号毛泽东旧居,兴建于1960年,1961年7月峻工。为‘四合院"式,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这里陈列的床、沙发、躺椅、办公桌、衣柜、立柱台灯等为毛泽东当年使用过的原物。
  1961年7月17日至9月17日,毛泽东在江西庐山住了两个月。在这里开会、读书、办公。1970年,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期间,也曾在这里工作、休息。院外的芦林湖是毛泽东游泳的地方。

  走出芦林一号,不远就到了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原名“庐山毛泽东诗碑园”。为了充实其内容,为把诗词苑、芦林湖、芦林一号别墅连成一体,实施大博物馆概念,变纪念式诗碑园为具有纪念性的领袖主题公园。


32# 2018-1-8 10:5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周恩来青铜塑像是1961年庐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在芦林一号别墅前的合影照片。青铜塑像高2.8米,重达1.5吨。

  修建主诗碑,在重达15吨的星子花岗岩的正反面上,刻录毛泽东手书和**书录的《七律·登庐山》。毛泽东的刻诗由原来的4首增加到6首,并增加朱德4首、林伯渠4首、谢觉哉3首、董必武2首、郭沫若2首,叶剑英、邵式平等其他领导人诗词各一首,共24首。


33# 2018-1-8 11:0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后,黄导带我们徒步去含鄱口。因为含鄱口不让自驾车进入,我们只好走最近的路徒步去。路边的原始森林很棒。

  每到旺季,含鄱口是需要二次收费50的,淡季人不多,没人检票。含鄱口位于庐山的东南,东有五老峰,西为九奇峰,旁有犁头尖,山岭逶迤,气势雄伟。更有趣的是,在群峰之中竟裂开一个大口,正对着波光如镜的鄱阳湖。在这儿居高临下,视野辽阔,千里鄱湖,尽收眼底,大有气吞鄱湖之势,因而称之为“含鄱口”。 含鄱口庐山著名景点之一。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34# 2018-1-8 11:0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有点遗憾,今天雾色很浓,含鄱口北望,啥也看不清楚呀!
  相传在远古时期,庐山君的女儿七姑娘生性活泼,爱说爱唱,喜欢热闹,最过不惯天宫那寂寞无聊的生活。她常常瞒着父亲,独个儿偷偷地下到鄱阳湖边去游玩。鄱阳湖风光绮丽,白帆点点,渔歌阵阵,特别是一条条渔船上,女掌舵,男撒网,欢声笑语,飘荡在湖面,令七姑娘羡慕极了。多好的人间乐园啊!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她看得入神,常常乐而忘返,恨不得即刻变成一个民女才好啊!


35# 2018-1-8 11:0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宽敞的空间 ,辽阔的视野,低舒的葱茏,山的静止,水的流动等种种情致极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对照、相互辉映、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幻妙与旷达是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 含鄱岭上有4处建筑。岭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门,坊中央镌有“含鄱口”字样,其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伞顶圆亭,红柱绿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岭中部有一座雕梁画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还有一座半隐的“忘归亭”。

         庐山观日处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为最佳地点。如果清晨,只见鄱阳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轮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 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的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
  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特别是观着云海和日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云出没,山雨山烟浓复浓”。下当你兴致勃勃地观看岭下风光时,霎时间,薄薄的雾自湖中缓缓升起,越来越浓,越来越大,转而变成白絮,变成云烟向山岗上涌来,攸忽间,峰隐湖失,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触。人在雾中行,仿佛进入了一个混浊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诗人王世懋对此深有体味,他在《度含鄱口》诗中云:苍虬绛节度峥嵘,下界微茫勺水明。最爱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


36# 2018-1-8 11:0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几个喜好徒步者,爬上含鄱亭,沿着游道遗址向前探访。
  按照路牌提示,前方可以走到“五老峰”,高矮交错的五座山峰连在一起,看上去像一个仰卧巨人,是的,酷似毛泽东,故有“领袖峰”之说。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走了一段就返回了。今天雾色浓重,五老峰若隐若现,留下一点念想也好。


37# 2018-1-8 11:0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路返回到停车场,上车前往我们的下一站——黄龙寺。寺院的面积虽不大,香客也不多,但见殿塔壮丽,霭霭祥雾笼罩四周,真道是:“红尘不到真仙境,静土招提如道场。”
  庐山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这几个景点,都在一条线上,离芦林湖都不远。芦林湖离牯岭镇(可能是牯岭街吧)8公里,从芦林湖到黄龙寺仅0.7公里,芦林湖到黄龙潭、乌龙潭1.4公里。

  所谓“三宝树”,就是三株挨得很近的古树。一棵银杏,两株柳杉。银杏最老,树龄为1600年,是庐山一级珍贵古树。柳杉树龄为600年,也是一级珍贵古树。推算起来,那株银杏应该是在晋朝种植的;那两株柳杉应是在明朝种植的。三株古树,都朝气蓬勃,枝繁叶茂,毫无衰老之态。
  这是在高处的两株古树。左边树皮粗糙者为银杏,右边树皮光顺者为柳杉。


38# 2018-1-8 11:0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长在低处的另一棵柳杉。
  三棵古树周围,还有许多古树,但树龄大概超不过这三株吧。

        从三宝树下坡不远,便是黄龙潭。黄龙潭与乌龙潭相距不远;两个潭都不大,也说不上壮观;均是小型瀑布。
  据称是《西游记》拍水帘洞外景的两处瀑布。黄导曾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黄龙潭的水洗了会福气连连,乌龙潭的水则千万不要碰,否则结了婚的会离婚,没结婚的找不到对象。”唉,“祖国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姑且听之吧!
  这是黄龙潭。


39# 2018-1-8 11:0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王老大 发表于 2018-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龙潭往前行,过桥右拐,穿过这条林荫道,便到乌龙潭。

  又走过大概二百米就到了风姿各异的乌龙潭。乌龙潭的落差较黄龙潭小,宽度却大许多。几涌清泉如珠纱般随风飘落,荡出一片白帘,击在岩石上,碎成万粒珠玑,坠落于深潭青幽的镜面,泛起花纹般的微波,不经意间又一一消散。


40# 2018-1-8 11:07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