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人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有效方法》

2018-06-26 07:26 48075人阅读 6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古代人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有效方法》

[复制链接]
河洛易先 发表于 2018-6-26 0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改稿】《我国古代人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有效方法》

提示:钱学森教授于1960年在思维科学论述中的名言:

1,人类思维中产生的直觉、顿悟、灵感等应单独列为一种思维模式,可以称之为“灵感思维模式”;
2,人们的前无古人的创造、发明与发现,都是人们“灵感思维”的结果,无一例外;
3,一旦人们找到产生“灵感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其巨大的推动力,即产生出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进步成果,可以令人类一夜之间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我国古代的"占筮术"究竟由何而来?它与<易经>又是有什么联系?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秘的东西。笔者读我国宋代理学家朱熹著<周易本义>卷首刊出的<筮仪>一文后,反复思考,得到感悟。初步认为,占筮术是古代人用来启发自己大脑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一种有效的经验方法。而<易经>原本是占筮术的经验结果记录,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逐渐被人们改造成为用于启发人们"灵感思维"的教科书式的经典。

古代占筮经典之作<周易本易>之<筮仪>
  有学者认为,<易经>乃古代人进行占卜活动的记录,故占卜应出现在<易经>成书之前。占卜活动乃是古代人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有效方法,当人们进入此种奇特状态后,就与自身大脑里记忆的先人遗传下来"集体无意识"(信息宝库)接通,常人认为这样的人(执占卜术者)会"开天目",可以与天上的"众神"、或与已经"过世的先人"们接通信息!由于通过占卜活动多为进行重大问题的预测与决策,因此会占卜的少数人十分受人们尊崇。
  古之学<易>者以占筮之术而得卦,知卦而解惑。但占筮之术至孔子时已几乎失传,夫子仅将所知写于<易>之<系辞>中。
  子曰:"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勒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勒而后掛。乾之策(数),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即六十四卦)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九变)。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然而,上述的占筮过程简述,虽经朱熹之注释,读之仍如墮云雾中。(注:扐---勒)下同。
   孔子又说:"(占筮)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应对),可与佑神矣。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行文至此,孔子道出了"占筮"之功能在于引出占筮者的大脑"神思",即今日所说的"灵感思维"。从而达到"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豈孰能与于此?"又曰:"唯深,故能通天下之志(智);唯几,故能通天下之务;唯神,故不疾(快)而速、不行而至。"又曰:"(占筮者)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室,吉凶与民同患。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明天道、察民情、与神通,探赜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这一切之一切"莫大乎蓍(筮)龟(卜)"矣!
   古代圣哲贤人的实践认为,"占筮"==>"通变化"==>"通神思"==>"启智慧"==>"通天下"==>"察往知来"==>"定吉凶"。故贊之曰:"天下之大者,莫过于占筮也!"  但是,如此重要的占筮(指十八变以定卦者)之术,却几乎失传,由春秋战国之际迟至南宋逾千年后方在朱熹著<周易本义>卷首刊出,名曰:<筮仪>。笔者有幸学之,沁透肺腑;习之,灵感倍出;思之,境界高远;用之,如师随身。学习思用以至于顿悟:学道求仙者之"师"身在何边?"师"者就隐在<筮仪>中!笔者现录南宋.朱熹著<周易本义>之<筮仪>全文如下。

1,<筮仪>的环境与条件以及设施和道具。

        "择地洁处,为蓍室。" "南户,置床于室中央。" 选择环境清静、幽雅之地,辟为占筮之密室。室开门户向南,室中央安置一床。
"床大约长五尺,广(宽)三尺,毋太近壁。"  前文已讲床置中央,又讲毋太近壁,加重语气之意。
"蓍(草)五十茎(根),韬(隐藏、包藏)以纁(xun浅红色)帛,貯以皂囊,纳之椟中,置于床北。" 将占筮用的五十根蓍草包在浅紅色的絲帛中,装入黑色布袋,放于竹木制作的筒里,置于中央床之北部位。
"椟以竹筒或坚木或布漆为之。园径三寸,如蓍草之长(应稍长之)。半为底,半为盖。下别为台,函之,使之不偃仆。"
"设木格于椟南。居床二分之北。格以橫木板为之,高一尺,长竟床。当中为两大刻(分为两个大隔子),相距一尺。大刻之西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许。下施(安装)横足,侧立案上。"  案在床北部位,椟、插椟之函台、大小木格放在木案上。
"置香炉一于格南,香盒一于炉南。日炷(zhu--焚,烧。)香致敬。将(准备)筮,则洒扫拂拭。滌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 所说之物均放在案子上。
"东上,筮者斋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
综上所述,为了进行占筮活动,需具备如此讲究的环境、条件、设施与道具:洁地、静室、床、案、蓍草、纁帛、皂囊、椟、函台、木格、香炉、炷香、砚、笔、墨、黃漆板,以及筮者自身应穿戴衣冠,洗手器皿及用水约廾种之多。(古代占筮核心道具为 五十根蓍草)

2,<筮仪>中占筮之前筮者心理上的准备,及准备动作的操作程序。

        "筮者齐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 "筮者北面见仪礼。若使人筮,则主人焚香毕,少退,北面立。筮者进立于床前少西,南面受命。主人直述所占之事,筮者许诺,主人还西向立。" "筮者右还,北向立。" "(筮者)两手奉椟盖,置于格南,炉北。出蓍(草)于椟,去囊解韬,置于椟东。(蓍草)合五十策(根。数,合大衍之数五十。)两手执之,熏于炉上。" "(筮者)命之曰(口中念念有词)假尔泰筮有常,假尔泰筮有常(假为借,泰为吉之意)。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于是)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惟尔有神,尚明告之。"
   上述筮者与求筮者的举措,是在十分肅穆的气氛之中,一步一步,认真细致,缓慢地进行的。通过这种情绪的稳定,行为的规范,心理上的虔诚,筮者的整个身心,包括大脑在内,处于一种十分奇特的状态。这就如<庄子.天地篇>所写的"视乎冥冥,呼乎无声",进入了冥冥之中。人们在这样净化左半脑的过程中,是可能开启右半脑灵感思维闸门的不可缺少的重耍环节。正如人们进入仙山、福地、教堂、寺庙、尼菴、宫观、洞陵(包括所有可以有助于人的左半脑进入冥冥之中的一切场所与境域)求神乞福一样的或相似的举措、过程、状态与感觉。这並不是"迷信"活动,而是古代人找到的令人的左半脑受到抑制,右半脑得以开启,接通自身右半脑储存的无限大信息量,从而产生灵感,进入灵感思维状态(所谓接通天、神、灵)的极重要的初始"环节"与有效"途径"。这样就使我们解开了一个千古不明的迷团;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些有改天換地气魄、业绩、成就的伟人、圣哲、将相帝王、物质与精神文明中各个领域中的创新发明大师、大家,他们大都会以不同方式与不不程度,崇拜、敬畏"神灵"(实质上是自身的右半脑储存信息库)。因为他们自身产生重大灵感时刻,从而取得一个个成功,在内心曾有过不可明状地这种特殊经历与非凡感受的缘故。

3,用蓍草正式进行占筮的过程。
      占筮中的四营一变,三变而得一爻之画,凡十八变而成卦,再考其卦变,而占其事之吉凶。此乃右半脑开启闸门后,启迪灵感大爆发的金钥匙。它不是別的,正是通常持现代科技观的人们所说的,进入了"多*维时空"。
"筮者右手取其一策,返于椟中,而以左右手分四十九策,置于格之两大刻。此第一营,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者也。" 此乃将太极分为一阴一阳,是宇宙、是浑沌而为天地。隨着一分为二之无声无息地动作进行瞬间,就在筮者的右半脑中呈现出宇宙由浑沌状态间天地开、阴阳分的大环境变幻的思维图景。
"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取右大策之一策挂于左手之小指间。此第二营,所谓挂一以象三者也。" 天地分开,万物丛生,人在其中。故天、地、人三才成,一番勃勃生机。随着第二营的动作进行,又在筮者的右半脑出现这样一个纷纭的世界信息组群
"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策"即用右手将左手握之蓍草每四根分数为一组。"此第三营之半,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也。"日、月依天运作,而生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万物隨之而动,人循四时之序而生。这种顺乎自然变化的动静有序之景象同时与筮者右半脑的思维活动交织在一起。
  "次归其所佘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勒之无名指间。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归奇于勒以象yi者也。”
  "次以右手返过揲之策于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左手四揲之。此第三营之半。" "次归其所余之策如前,而勒(le)之左手中指之间。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再勒(le)以象再闰者也。" “一变所余之策,左一则右必三。左二则右亦二。左三则右必一。左四则右亦四。通挂一之策,不五则九。五以一其四,而为奇(内含一个四数,一为奇);九以两其四,而为偶(内含二个四数,二为偶)。奇者三,而偶者一也。 ”
"次以右手返过喋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le)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 "是为第一变。"
*"再以两手取左右大刻之蓍(草)合之。"其数"或四十四策(一变之余策为五)或四十策(一变之策为九)。"左大刻之蓍与右大刻之蓍,经四营而为一变。左右两大刻过揲及四营全过程为天地通气;一挂、二(le)之策,即天地通气一变的产物,为一事(所占之事的答案)的初始象征。筮者得其像征后而将余策置手东小刻之中。再将左右两大刻之策合之,则又为天地之气再次相通之义。
  "复四营如笫一变之仪,而置挂、(le)之策于格上第二小刻,是为第二变。"笫二变的一挂、二(le)之策数,分以奇、偶,此为天地再次通气而引起事物的生长发育的变化象征,其所占事的答案之象
,又进一步在清淅中。

"又再取左、右两大刻之蓍合之,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复四营如第二变之仪,而置其挂、(le)之策于格上第三小刻,远是为第三变。"  "如是三变而成爻。"
  "三变既毕,乃视其三变所得挂、(le)、过揲之策,而画其爻于(黄漆)版。"三变而成之爻,画于板上之爻象,象征占之事的答案初现瑞倪。其爻象之画法规定如下:
  (1)"挂、(le)之数五、四为奇(各含一个四数),八、九为偶(各含两个四数),挂、(le)三奇,合十三策,则过揲之策为三十六,而为老阳,其画为[ ],所谓重也。"五、四、八、九挂、(le)之数,凡含一个四数者为奇,凡含两个四数者为偶。
  (2)"挂、(le)两奇一偶,合十七策,则过揲三十二策而为少阴。其画为- -,所谓拆也。"
  (3)"挂、(le)两偶一奇,合二十一策,则过揲二十八策,而为少阳。其画为---,所谓单也。"
  (4)"挂、(le)三偶,合二十五策,则过揲二十四策,而为老阴。其画为×,所谓交也。"
凡如此方法,三变成一爻之象(或老阴、或少阴、或少阳、或老阴)。*"凡十有八变而成卦(六个爻),乃考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筮者眼前卦象即现,乃所占之事的灵感思维处于巅顶之时,卦象之中,遇老阴则变为少阳,遇老阳则变为少阴(极则反),从而则得爻变后之新的变卦之象。两卦象互参,而定所占事之吉凶。
  
   明代来知德著<易经集注>有:"象闰者,以其所归之系策而象日之余也。五岁再闰者,一年十二月,气盈六日,朔虚六日,共余十二日,三年则余三十六日。分三十日为一月,又以六日为后闰之积。第四、第五年又各余十二日,以此二十四日,凑前三年所余之六日积,又成一闰(三十日)。此是五岁再闰也。挂一当一岁,揲左当二岁,(le)左则三岁,一闰矣。又揲右当四岁,勒(le)右则五岁,再闰矣。" 三岁一闰,五岁再闰,乃日、月依天运行之规律,以挂策、揲策、勒(le)策之举措而象之。筮者此时此刻在右半脑中呈现红日、明月交相映辉、湛兰天空白云浮游、大地万木生长葱茏、情景变幻气象万千。这是用来启迪筮者右半脑打开信息流闸门,进行灵感思维十分有效的方法。
   "(四营)一变所余之策,通挂一之策,不五则九。五以一其四,而为奇(内含一个四数,一为奇);九以两其四,而为偶(内含二个四数,二为偶)。" "次口右手返喋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le)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 "是为第一变。"
*"再以两手取左右大刻之蓍(草)合之。"其数"或四十四策(一变之余策为五)或四十策(一变之策为九)。"左大刻之蓍与右大刻之蓍,经四营而为一变。左右两大刻过揲及四营全过程为天地通气;一挂、二(le)之策,即天地通气一变的产物,为一事(所占之事的答案)的初始象征。筮者得其像征后而将余策置手东小刻之中。再将左右两大刻之策合之,则又为天地之气再次相通之义。

凡如此方法,三变成一爻之象(或老阴、或少阴、或少阳、或老阴)。*"凡十有八变而成卦(六个爻),乃考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筮者眼前卦象即现,乃所占之事的灵感思维处于巅顶之时,卦象之中,遇老阴则变为少阳,遇老阳则变为少阴(极则反),从而则得爻变后之新的变卦之象。两卦象互参,而定所占事之吉凶。


       经过一十八变,三变成一爻,六个爻一卦,大需要一个半小時至两个半小时之久。筮者已从"冥冥之中"进入"坐忘"状态,灵感思维在无声无息地进行着,一个个灵感像江河之水在流淌,像飞箭射出,像大鹏展翅飞上九天之霄汉,在众多灵感之中,究竟那一个是所占问题的答案呢?这时筮者大脑右半脑中储存的与所得得的卦象对应的卦理、卦义内容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启迪作用,令筮者顿悟,从灵感信息组群中抓住了"答案"即"判断之词"!这里让人们充份认识到占筮与<易经>之间的密切关系。

4,<筮仪>的收场程序动作雖十分简单,但蕴寓着重要的意义。现分析如下:

         "礼毕,韬蓍(草)袭之以囊,入椟加盖。敛笔、砚、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筮者所占事之吉凶,业已从灵感中找到了答案,不论是主人(求筮者)不论是筮者,均视为"神灵"的恩赐。<筮仪> 的全过程是在一个特別设计出来的肅穆环境中进行的,其突出的特点是"默默无声"。因为语言、声音是左半脑的主要功能,在占筮过程中若 出现任何响声的干扰,左半脑就无法"困倦",而右半脑的灵感思维活动亦无法开启。古代圣哲们虽不懂得现代脑神经解剖学,但从自身占筮的实践经验发现,釆用轻如鸿毛的蓍草制作成的筮策占筮效果比较最佳,这正是"无声胜有声"的灵气而通神机理。
   通过观察、了解、深入分析上述占筮过程,在傍观者(主人)用"左半脑"思维的状态之下,眼晴只看到筮者手中摆弄着一把蓍草;而在筮者的大脑里却是在无声无息地进行看灵感思维。他把主人所求占之事,放在了宇宙、太极、天地、阴阳、日月、四时之中,形成无限大与无限小、无限远与无限近、高上九霄、深入海底、、、、宇观与微观之境域,反复进行联想,从右半脑灵感思维组群信息中找出灵感给出的"答案"。如果这个不同寻常的答案底确来自筮者的"无意识",旁观者(主人)而是用左半脑听到筮者给出的灵感答案时,一定会感到非常地神奇,认为是代表上天的神灵而行事。实际上这不是神灵,更不"鬼灵",而是筮者进入灵感思维状态后,启动了自身右半脑信息流闸门得到的无意识的必然收获!。当恢复到用"左半脑"进行思维的清醒状态,他们都表示出对"神灵"的虔诚之心,並在<筮仪>收场时默默无闻地表达。这些表达的内容、心情、思维状态又被大脑左、右半球全部记忆下来。变成了下一次再进行"占筮"的接头之物(信息),这就无形之中把前后两次的占筮活动在筮者的大脑里潜层次作了沟通前的准备。筮者一次次占筮活动实践积累,会使其越来越容易进入灵感思维状态。
   总之,通过对<筮仪>过程的解析,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古代的占筮活动与人的大脑灵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笔者十分希望现代的脑科学家、思维科学家、哲学家、心理与病理学家若有机会亲身研究古代圣哲们创造出来的占筮术,进行实际操作,用于产生大脑的灵感思维活动,在更高层次上有效地掌握灵感思维方式,自己的大脑一定会有更多更多灵感、顿悟、直觉等潜意识出现,创新成果激增,大力推动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从而构建出人类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灵感思维方式的新天地。这应当不是"迷信"、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这将是今天学道求仙者的现代科学途径,笔者愿这一切将会变成现实!

笔者着重强调的讲,古代<筮仪> 的全过程是在一个特別设计出来的肅穆环境中进行的,其突出的特点是"默默无声"。因为语言、声音是左半脑的主要功能,在占筮过程中若 出现任何响声的干扰,左半脑就无法"困倦",而右半脑的灵感思维活动亦无法开启。古代圣哲们虽不懂得现代脑神经解剖学,但从自身占筮的实践经验发现,釆用轻如鸿毛的蓍草制作成的筮策占筮效果比较最佳。
古代的筮者不知"无声胜有声"的机理,错误地认为占筮用的筮策,是由山东曲阜孔林中生长的一种蓍草制作而成,所以这种蓍草附着有圣人的灵气而通神。
然而社会上广为流行的占筮活动,化繁为简,用竹簽、铜钱来代替五十根蓍草,並用力摇动,哗啦啦响声不停,完全丧失了让筮者大脑产生灵感思维的环境与条件。这样占筮出来的结果准与不准、灵与不灵完全是另外一码子事了!
总之,通过对<筮仪>过程的解析,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古代的占筮活动与人的大脑灵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笔者十分希望现代的脑科学家、思维科学家、哲学家、心理与病理学家若有机会亲身研究古代圣哲们创造出来的占筮术,进行实际操作,用于产生大脑的灵感思维活动,在更高层次上有效地掌握灵感思维方式,自己的大脑一定会有更多更多灵感、顿悟、直觉等潜意识出现,创新成果激增,大力推动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从而构建出人类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灵感思维方式的新天地。这应当不是"迷信"、不是幻想、不是梦想,笔者愿这一切将会变成现实!    (河洛易先)




 楼主| 河洛易先 发表于 2018-6-26 0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图片数幅
沙发 2018-6-26 07:3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河洛易先 发表于 2018-6-26 0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图片数幅
板凳 2018-6-26 07:30 评论 收起评论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45599A52-86C4-487A-9475-7D7AD994BD17.jpeg
 楼主| 河洛易先 发表于 2018-6-28 1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占筮术与易经的关系》

         古代的占筮术发展到最上乘階段形成了以五十根蓍草代替了其它的方式方法,並正式规定了完整的“筮仪”过程加以固定下来。它被宋代的朱熹于《周易本义》开篇全文发表,令孔子在《易传》中所言及的五十根蓍草占筮术,得以全貌再现。

         在《筮仪》的推演过程中,推演者会十分奇怪的进入顿悟、灵感状态,形成大脑的灵感思维方式,若是经常深入地演练,天长日久培育出一种“灵感思维模式”,从而导致大脑中的潜意识(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被开发出来。

         《筮仪》原本在于经过推演出蓍草策数的三六一十八变得出《易経》六十四卦的某一卦象,然后再根据卦、爻、彖、象之辞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达到解惑答疑的目的。殊不知由于大脑处于“灵感思维状态”,激发出来大脑的潜意识,从而导致对上述卦象的解释发生了奇特的变化,即使同一个人对同一卦象在不同的时间会产生出廻然不同的理解与解答;不同的的人对同一卦象更会出现千差万别、千奇百怪的罕见表达与解释!

            正是如此,数千年来使得《筮仪》与《易经》成为密不可分的神奇的工具书,让人们奉之为“众经之首”。
但是,后世随着《筮仪》之弃而不用,或者占筮由繁化简,更加之对《易経》研究分为数象派与义理派,让易之数—理分离,甚而主流义理派扫尽数象,令《易经》的学习、研究与继承和发展偏离了“渊源”及圣哲作《易》之初衷!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筮仪》与《易经》密不可分离;《易経》本身的数象与义理密不可分离,它们的共同完整的结合,才能完成原本赋于“任务”———既是培养人们大脑产生“灵感思维模式”的教科书。

附录:《我国古代人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有效方法》

提示:钱学森教授于1960年在思维科学论述中的名言:

1,人类思维中产生的直觉、顿悟、灵感等应单独列为一种思维模式,可以称之为“灵感思维模式”;
2,人们的前无古人的创造、发明与发现,都是人们“灵感思维”的结果,无一例外;
3,一旦人们找到产生“灵感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其巨大的推动力,即产生出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进步成果,可以令人类一夜之间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我国古代的"占筮术"究竟由何而来?它与<易经>又是有什么联系?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秘的东西。笔者读我国宋代理学家朱熹著<周易本义>卷首刊出的<筮仪>一文后,反复思考,得到感悟。初步认为,占筮术是古代人用来启发自己大脑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一种有效的经验方法。而<易经>原本是占筮术的经验结果记录,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逐渐被人们改造成为用于启发人们"灵感思维"的教科书式的经典。(其余内容略)
地板 2018-6-28 13:24 评论 收起评论
又是一个春天 发表于 2018-6-28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浅出,揭示了灵感思维的真谛。读此帖,令人醍醐灌顶。

5# 2018-6-28 20:20 评论 收起评论
平和淡远 发表于 2018-7-2 1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巫医,可以星象,可以文学,可以艺术,可以科技,可以发明……灵感思维,无所不在。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好文。
6# 2018-7-2 10:46 评论 收起评论
康力 发表于 2018-7-1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兴趣
7# 2018-7-16 15:43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