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错行

2019-03-12 16:07 10318人阅读 1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入错行

[复制链接]
yuxuelei700220 发表于 2019-3-12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余子是一个男人,但余子入错了行。所以,余子的职业道路是很悲催的!
人生有时是很奇怪的。有些事情你刻意的去做,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或者是即使做到了也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而有些事儿,怎么也没想到会摊到自己头上,可三番五次的你怎么也逃不掉!
余子的职业道路就是这样的。
余子现在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余子不情愿说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余子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余子不喜欢教师职业并不是对教师有什么歧视,而是余子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民办教师,收入很低,当时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自余子记事起,奶奶便给余子灌输“宁当泥瓦匠,不当孩子王”的理念,余子打小就对教师职业有一种抵制情绪。
所以,现在余子认为他入错了行。
余子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时,曾试图回避或改变这个结果,可几次都没有成功。
首先是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余子为避免将来当教师就一所师范类院校都没报。余子的第一志愿是全省最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可谁知,当年省教育厅感觉仅靠本省几所师范类院校培养的师范生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求,就委托省内的几所综合性大学培养几个传统科目的师范生,并谓之“师资班”。余子所报的学校也在其列,刚好余子因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而被调剂到数学系师资班。
余子第一次阴差阳错的进入教师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余子毕业分配、参加工作时,国家已经实行“双向选择”分配模式。余子认为跳出教育系统的机会来了,余子尝试着做第一次的努力。
根据教育部规定,师范类考生毕业后必须从事教育工作,所以余子联系单位时有意地选择了一个企业职工大学。余子想这样的学校和企业应该有很多的联系,也就有了和企业接触的机会,这样的话说不准那一天就有机会转到企业去了。事实上也确实如余子所想的那样,无论是余子之前还是余子之后,每年都有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调。但那也是有条件的,通常情况下,要么是特别优秀而被企业作为人才选进企业的;要么是特别差劲被学校交到企业面临二次分配的。余子能力一般,既不优秀也不落后,所以余子也就没有机会调到企业里去,而这样在职工大学一呆就是六年。六年的时间里,余子谈恋爱,结婚,生子,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职工大学是国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耽误的一代人的学历问题而成立的特殊院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然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代人的学历问题都得到妥善的解决,可以说职工大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也该寿终正寝了。为此,国家决定:解散职工大学,分流在校教职工。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一次阵痛,工作了十几年的单位解散了,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同志,除了教书,到企业里又能干些什么呢!可对于余子来说倒是一次机会,一次跳出教育界的机会。当时的分流选择有两个:一是到企业,二是到企业子弟中学。按余子内心的意愿,那肯定是到企业里去啦!可等余子和家人在一起讨论起这个选择时,大家都认为余子应该到学校去,原因有三:一是企业效益已大不如前,很多部门、车间也都在裁人,更不用说再安排新人了,即使接受上面的安排也都是没人愿意去的岗位;二是余子所学专业与企业根本不对口,很难安排岗位,也很难发挥,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了;三是余子刚有了儿子,亟需稳定的收入支付奶粉钱,而学校的工资是很有保障的。种种情况综合考虑下来,余子选择了到子弟高中继续从事教育工作。
余子第二次被逼无奈进入教师行列!
企业发展受很多方面影响,企业效益也常常出现时好时坏现象。尤其是国有企业,受国家政策约束较大,不能根据市场灵活、即使的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往往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且十分突出。若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则企业效益十分可观,职工福利也水涨船高;而一旦产品不对路,则效益一落千丈,职工发工资都困难,更不用说福利了。余子到中学后,企业正处于困难时期,既然效益不好,职工们的心思也就乱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受企业效益低迷影响,学校职工的福利待遇也有所下降。子弟学校的老师也都有些神不守舍了,能调走的调走,不能调走的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结果教学质量大幅下滑,导致大量学生外流,学校高中部招生都有些困难。到2002年,结合当时情况,企业集团决定砍掉高中部,高中部教师分流到初中部任教。
余子再一次面临选择。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别人的事业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余子却是越混越下滑。这次余子不顾任何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向单位递交了辞职报告,彻底告别了教育行业。
告别国有单位的余子开始四处寻找工作。由于没有专业技术,结果是处处碰壁。在外面别人不给好脸色不说,回到家里,还要面对老婆的唠叨。余子那段时间真是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折腾了近一年,余子不仅仅是身心疲惫,经济收入也大不如前,又正值需要养儿子,生活就显得十分拮据起来。当时恰逢本地一所重点高中扩大规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被逼无奈,余子只好报名参加应聘。命中注定余子应该当教师,招聘结果余子被录取了。
余子这一次是自投罗网,第三次入了教师队伍!
由于有了一年在外游荡的经历,余子深刻的了解到求职的艰难、谋生的艰辛,所以余子很珍惜这次的机会。遵循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原则,踏踏实实的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几年下来,虽没有突出的教学成绩,倒也做的顺风顺水的。
但余子内心深处的那个结始终是无法释然,对于教书余子始终不能投入十二分的精力。为不误人子弟,后来经余子申请,学校安排余子做了行政工作,余子也自认为脱离了教师行业,自我寻求安慰罢了!

平和淡远 发表于 2019-3-12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有代表性,楼主最后也算心想事成。
有过教书育人的体验,又多了行政管理的经历,楼主这是双重收获!
沙发 2019-3-12 22:28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