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让公立医院真正替患者考虑

2022-08-23 15:54 57660人阅读 40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发新帖

[百姓呼声] 怎么能让公立医院真正替患者考虑

[复制链接]
三三两两 发表于 2022-8-25 0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子产后从体内取出纱布”,医院前倨后恭为哪般

原创作者:夏研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8-20 13:50 发表于上海

医院企图用“医闹”去恐吓患者、争取舆论支持,这一倾向值得警惕。

mmexport1661389017037.jpg

“大半个月了,疼得我下不了床,坐立难安。”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朱女士在网络发视频反映自己的遭遇。据其讲述,她在当地和美家妇产医院顺产生子,出院两天后,出现低烧、下体疼痛的症状,持续十多天未见好转,到其他医院检查,医生却从她体内取出了两块纱布。

做完手术却把纱布遗留在了患者体内,这不是典型的“马大哈”吗?这已经是比较严重的医疗事故了,要知道,纱布在体内极易引发炎症,致死案例都不少。据朱女士自陈,她已经痛到无法忍受。从常识来说,医院对此应该负责并赔偿,这没什么可议的空间。

但接下来涉事医院的一番操作堪称奇葩。朱女士与医院协商,医院却以律师团队不在为由推脱,始终不给解决方案。无奈之下,她只能将遭遇录成了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医院这次反应很迅速,很快给朱女士寄来了《医疗纠纷涉法告知函》。

在这份所谓的告知函里,医院给朱女士扣了个“医闹”的帽子,并自己创造了一个“采取各种途径,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形成给医院施加压力,并从中牟利的行为”这一文理不通、语病连篇的“罪名”,并声称自己将依据《刑法》来追究责任。来势汹汹,如同一场恐吓。

然而,经连云港卫健委现场调查,确认朱女士反映的情况属实,该院存在过错,现已对该院及相关人员行政立案。可笑的是,被立案后,涉事医院再次变脸,前倨而后恭,又是主动登门向当事人道歉,又是表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简直如一场滑稽戏。

这起事件在荒诞之外,依然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医疗纠纷在所难免,在这起事件中也可见患者所面临的困境。医院利用强势地位拒不理睬,朱女士只能网络维权;医院似乎又迅速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企图用“医闹”去污名化患者。好在,事情在网络迅速发酵之后,当地卫健委介入,分清了是非曲直。

本质上讲,这还是个舆论解决的纠纷,而医院企图用“医闹”去恐吓患者、争取舆论支持,这一倾向也很值得警惕。

“医闹”在法律框架内的定义,应该是很谨慎具体的,不能任由医院随意定义,并形成对患者的道德压力。医院如果故意不理不睬,逼得患者采取网络发帖之类的维权方式,再给扣上“医闹”的帽子,这无异于下了一个套,将患者置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所以,即便这件事目前看,似乎是朱女士“获胜”了,但也留下了深刻的警示。人们应当警惕和美家妇产医院的操作形成示范效应,别家医院“有样学样”,不严肃对待医疗纠纷,反而耍起各种手腕,对患者或是连蒙带骗或是嘘声恫吓。

同时,社会也应当不断完善医疗纠纷的解决、介入机制,在协商不成的同时第三方监督单位能够迅速补位,通过机制化的方式解决纠纷。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越健全越权威,涉事单位或是当事人采取非常规手段的空间就越狭小:万不至于一起情节简单的事故,却还要到舆论场上“打官司”。
41# 2022-8-25 08:55 评论 收起评论
@元芳. 发表于 2022-8-2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楼主| 1234567 发表于 2022-8-2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很多相关报道,公立医院支出中财政拨款百分比很低,颠覆了我原有观念。原来我想象大致50%左右,谁知这么低。
43# 2022-8-25 21:56 评论 收起评论
洛水孤云 发表于 2022-8-2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主要原因还是与医院及利益的挂钩,国家整治医药也是为了减少利益勾挂本身是好的,就是被医院和监管玩坏了,再说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如果医生考虑让患者没必要的检查没做,然后这没必要的检查后期又查出问题,到时候就又是医疗纠纷,监管机构对一些利益熏心的医生,或者医院到确实是必须加多监管,重视起来,让医疗丑闻少点
44# 2022-8-29 11:31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