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厂记忆

2017-11-14 08:11 408893人阅读 129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怀旧往事] 我的大厂记忆

  [复制链接]
锋语 发表于 2017-11-14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老信息港盖了300多楼、6万多次阅读的《大厂记忆》,随着论坛的关闭已烟消云散。幸好,我的长篇都是先用电脑的WPS写作,之后再发到论坛里。接受网友建议,也为了烘托新港人气,我从今天起开始将在老信息港里发过的《大厂记忆》系列在这里重发,并不定期更新。希望能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      



我花开后百花杀 发表于 2017-11-1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2dea95794f946704.jpg
沙发 2017-11-14 08:13 评论 收起评论
苦心多 发表于 2017-11-14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期待
板凳 2017-11-14 08:1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锋语 发表于 2017-11-1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大厂记忆之开篇

   我父亲是东北人,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军人出身,在河南柴油机厂(也就是407厂)当军代表,69年因为出身问题被“清队”,就地在厂里转业。母亲中专毕业就分配到407厂工作。407厂,就跟其他洛矿、洛拖、洛轴、洛铜、洛耐一样,成员基本来自五湖四海,且来自沿海相对发达地区的人大多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而来自本地以及周边县市的当工人的比较多。
那个时候,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有食堂、医院、理发店,有维修队(类似现在的物业)、甚至还有冷饮厂,在夏天的时候生产一些冰棍供应职工和家属。所以,一个大厂工人,甚至可以一辈子都不用走出厂区,生老病死全部都有厂里包了。
那个时候,贫富差别没有这么大。我家人口少(我只有一个姐姐),且父母工资相对较高,所以,我们家的生活水平算是中上吧。就算是这样,在我的记忆里,过生日的时候,也不过是多一个煮鸡蛋而已。我觉得我跟其他同学家的区别,仅在于我们家的糖果之类好吃的,是不用藏起来的。但家境的好坏,仅仅是个潜意识而已。与同学们一起上学,一起下学,当然,全部都是步行。大家一视同仁。下晚自习的时候,为了偷看在灯光球场放映的录像《霍元甲》,我们会结伴翻越铁门或者从大铁门下钻进去。
那个时候,我们的想法都很现实,特别是我们这些学习一般甚至很差的孩子,没有什么考大学的奢望,将来接父母的班,还进大厂工作就是最好的归宿。就这样,浑浑噩噩的上到了高中二年级。突然有一天,同学们开始热烈的讨论接班的问题,还煞有介事地对我说,你已经进咱厂工作了!搞得我一头雾水。回到家追问父母才知道,我母亲办了提前退休手续,让我接了她的班进厂了,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前期还一直瞒着我。就这么着,1986年,年仅46岁的母亲就提前退休了,让我顶替进了厂。因为,据说这是最后一次退休接班的机会。
那个时候,社会已经发生了变革,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我也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开始懂事了。进厂前,父母跟我进行了一次正式的谈话,叮嘱我,虽然工作解决了,但绝不能放任,还要努力学习。我在当时还很热门的自修大学报了名。但是,随之,我通过厂里专门在我们这批青工里招收的技校考试,又开始了学生生涯,而大学梦想只好暂时搁置了。我的专业是机修,这在厂里算是比较好的工种了。每个月不用上班却能拿着二三十元的工资,我觉得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了。骑车走在上学或者去车间实习的路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心里憧憬这今后这不紧不慢的生活,简直要被自己陶醉了——
那个时候,机修算是比较不错的工种。在工厂工作过的人都应该听说过这句话:“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是电工”。而机修工就属于钳工的一种。两年的技校生活很快结束,我被分配到23车间干机修。我们的班组是在车间的一个小屋里,一共10多个人,分为机修和电工两班人马。
(吉师傅、韩师傅、尤师傅、大马师傅、小马师傅、牛师傅、李师傅,多年不见,你们还好吗?)。
我师傅、师兄和我三个人负责一个工段的设备检修。我们工段的设备,是全车间最复杂,品种最多的,甚至还有几台德国原装进口价值百万的马克磨齿机。因此,那时候我还是很自豪的,因为我的技术自豪。与此同时,为了不被时代抛弃,我再次报名参加了高教自学考试,我学的也是当时很热门的工业经济管理专业。机修工作相对清闲,机床坏了,操作工来报修我们才会去,有时候连续一两个星期都没有什么活,当然,有时候机床会接二连三出故障,那么我们就要忙得吐血了。没事的时候,人家在屋里打牌侃大山,我呢,就坐在一边学习。要么,就端着一杯茶水,搬个小凳子到车间外面的小花园里,一边安静的喝茶,一边百无聊赖地看着对面的摩托车厂试车工骑着黄河川崎250在试车道上风驰电掣。就这样,三年后,我拿到了大专文凭。
那个时候,407厂的效益比之洛矿、洛轴、洛拖等几个大厂虽然有差距,但还不至于太差。我技校毕业后大概工资是28元,后来就涨到50多元了。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后,我要尊照母亲的命令,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在银行存15元,一年下来就是180元。我的第一部照相机是华夏821,就是用这笔钱买的。91年还是92年的时候,我们机电修几个人在屡次想请假出去旅游而不被批准的情况下,集体不辞而别,踏上了南京—黄山—杭州—苏州之旅,耗时一周,花费300多元,这相当于我一年多的存款了。这次旅行,真的是“苦旅”。为了省钱,不吃早饭,在爬黄山的时候差点饿昏了。为了省钱,在从黄山去杭州的长途车上,甚至充当了师兄在途中偷人家梨的帮凶。当然,旅途归来,我们几个被车间主任扣罚了当月的奖金(大概10多元吧)。当然,为了报复车间主任,我们几个,当得知主任的儿子要结婚的时候,不请自到参加了婚礼,每人出了毛把钱塞到了一个红包里。当然,我们随后也遭受了更惨重的损失。
那个时候,文凭还真的管点用。我的大专文凭拿到没多久,一天正在班组里发呆,突然分厂颜厂长打电话让我到他办公室去。我还纳闷,最近没有刁难过操作工,有报修都赶紧去修了呀!谁知厂长第一句话就是:“柴油机生产处缺一个生产调度员,你愿不愿意去?”我当时都震惊了,这样的好事儿,怎么会落到我头上?就这样,告别了铁锤、扳手和螺丝刀,我坐进了敞亮的办公室开始了“干部”生涯。我主管一个车间的生产调度。这个车间,也差不多是全厂生产零件品种最多、工期最长的车间。一两千种零件,每个零件都有长达13位的编号,比现在的手机号都长。不仅要记住零件编号,还要记住生产流程,以及库存量。工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话又说回来,工作不复杂,干嘛找你来呀!最初的那半年,常常夜不能寐,半夜经常会被噩梦惊醒,不是哪个零件没安排上就是哪个零件严重缺货而导致生产中断。终于,我适应了工作,再也不用做噩梦了。
那个时候,407厂的效益逐渐下滑,开始裁员了。柴油机生产处重组,我这个本来就是工人的编外人员,首当其冲离开了办公室,重新回到了车间,重新拿起了铁锤和扳手。这还不算完,紧接着,车间也开始裁员了,被裁的人叫“下岗”,而我不幸又位列其中,从每个月400多元的工资,变成了96元。还好,父亲退休后,开了一个卖橡胶制品的小店,我就在那里帮忙,而不至于无所事事。
98年,我终于凭自己的努力,结束了12年的大厂生活,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折。

地板 2017-11-14 08:2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锋语 发表于 2017-11-14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编辑一下
我的大厂记忆之开篇


   我父亲是东北人,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军人出身,在河南柴油机厂(也就是407厂)当军代表,69年因为出身问题被“清队”,就地在厂里转业。母亲中专毕业就分配到407厂工作。407厂,就跟其他洛矿、洛拖、洛轴、洛铜、洛耐一样,成员基本来自五湖四海,且来自沿海相对发达地区的人大多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而来自本地以及周边县市的当工人的比较多。
   那个时候,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有食堂、医院、理发店,有维修队(类似现在的物业)、甚至还有冷饮厂,在夏天的时候生产一些冰棍供应职工和家属。所以,一个大厂工人,甚至可以一辈子都不用走出厂区,生老病死全部都有厂里包了。
那个时候,贫富差别没有这么大。我家人口少(我只有一个姐姐),且父母工资相对较高,所以,我们家的生活水平算是中上吧。就算是这样,在我的记忆里,过生日的时候,也不过是多一个煮鸡蛋而已。我觉得我跟其他同学家的区别,仅在于我们家的糖果之类好吃的,是不用藏起来的。但家境的好坏,仅仅是个潜意识而已。与同学们一起上学,一起下学,当然,全部都是步行。大家一视同仁。下晚自习的时候,为了偷看在灯光球场放映的录像《霍元甲》,我们会结伴翻越铁门或者从大铁门下钻进去。
    那个时候,我们的想法都很现实,特别是我们这些学习一般甚至很差的孩子,没有什么考大学的奢望,将来接父母的班,还进大厂工作就是最好的归宿。就这样,浑浑噩噩的上到了高中二年级。突然有一天,同学们开始热烈的讨论接班的问题,还煞有介事地对我说,你已经进咱厂工作了!搞得我一头雾水。回到家追问父母才知道,我母亲办了提前退休手续,让我接了她的班进厂了,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前期还一直瞒着我。就这么着,1986年,年仅46岁的母亲就提前退休了,让我顶替进了厂。因为,据说这是最后一次退休接班的机会。
    那个时候,社会已经发生了变革,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我也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开始懂事了。进厂前,父母跟我进行了一次正式的谈话,叮嘱我,虽然工作解决了,但绝不能放任,还要努力学习。我在当时还很热门的自修大学报了名。但是,随之,我通过厂里专门在我们这批青工里招收的技校考试,又开始了学生生涯,而大学梦想只好暂时搁置了。我的专业是机修,这在厂里算是比较好的工种了。每个月不用上班却能拿着二三十元的工资,我觉得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了。骑车走在上学或者去车间实习的路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心里憧憬这今后这不紧不慢的生活,简直要被自己陶醉了——
那个时候,机修算是比较不错的工种。在工厂工作过的人都应该听说过这句话:“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是电工”。而机修工就属于钳工的一种。两年的技校生活很快结束,我被分配到23车间干机修。我们的班组是在车间的一个小屋里,一共10多个人,分为机修和电工两班人马。
   (吉师傅、韩师傅、尤师傅、大马师傅、小马师傅、牛师傅、李师傅,多年不见,你们还好吗?)
   我师傅、师兄和我三个人负责一个工段的设备检修。我们工段的设备,是全车间最复杂,品种最多的,甚至还有几台德国原装进口价值百万的马克磨齿机。因此,那时候我还是很自豪的,因为我的技术自豪。与此同时,为了不被时代抛弃,我再次报名参加了高教自学考试,我学的也是当时很热门的工业经济管理专业。机修工作相对清闲,机床坏了,操作工来报修我们才会去,有时候连续一两个星期都没有什么活,当然,有时候机床会接二连三出故障,那么我们就要忙得吐血了。没事的时候,人家在屋里打牌侃大山,我呢,就坐在一边学习。要么,就端着一杯茶水,搬个小凳子到车间外面的小花园里,一边安静的喝茶,一边百无聊赖地看着对面的摩托车厂试车工骑着黄河川崎250在试车道上风驰电掣。就这样,三年后,我拿到了大专文凭。
    那个时候,407厂的效益比之洛矿、洛轴、洛拖等几个大厂虽然有差距,但还不至于太差。我技校毕业后大概工资是28元,后来就涨到50多元了。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后,我要尊照母亲的命令,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在银行存15元,一年下来就是180元。我的第一部照相机是华夏821,就是用这笔钱买的。91年还是92年的时候,我们机电修几个人在屡次想请假出去旅游而不被批准的情况下,集体不辞而别,踏上了南京—黄山—杭州—苏州之旅,耗时一周,花费300多元,这相当于我一年多的存款了。这次旅行,真的是“苦旅”。为了省钱,不吃早饭,在爬黄山的时候差点饿昏了。为了省钱,在从黄山去杭州的长途车上,甚至充当了师兄在途中偷人家梨的帮凶。当然,旅途归来,我们几个被车间主任扣罚了当月的奖金(大概10多元吧)。当然,为了报复车间主任,我们几个,当得知主任的儿子要结婚的时候,不请自到参加了婚礼,每人出了毛把钱塞到了一个红包里。当然,我们随后也遭受了更惨重的损失。
    那个时候,文凭还真的管点用。我的大专文凭拿到没多久,一天正在班组里发呆,突然分厂颜厂长打电话让我到他办公室去。我还纳闷,最近没有刁难过操作工,有报修都赶紧去修了呀!谁知厂长第一句话就是:“柴油机生产处缺一个生产调度员,你愿不愿意去?”我当时都震惊了,这样的好事儿,怎么会落到我头上?就这样,告别了铁锤、扳手和螺丝刀,我坐进了敞亮的办公室开始了“干部”生涯。我主管一个车间的生产调度。这个车间,也差不多是全厂生产零件品种最多、工期最长的车间。一两千种零件,每个零件都有长达13位的编号,比现在的手机号都长。不仅要记住零件编号,还要记住生产流程,以及库存量。工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话又说回来,工作不复杂,干嘛找你来呀!最初的那半年,常常夜不能寐,半夜经常会被噩梦惊醒,不是哪个零件没安排上就是哪个零件严重缺货而导致生产中断。终于,我适应了工作,再也不用做噩梦了。
    那个时候,407厂的效益逐渐下滑,开始裁员了。柴油机生产处重组,我这个本来就是工人的编外人员,首当其冲离开了办公室,重新回到了车间,重新拿起了铁锤和扳手。这还不算完,紧接着,车间也开始裁员了,被裁的人叫“下岗”,而我不幸又位列其中,从每个月400多元的工资,变成了96元。还好,父亲退休后,开了一个卖橡胶制品的小店,我就在那里帮忙,而不至于无所事事。
    98年,我终于凭自己的努力,结束了12年的大厂生活,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折。

5# 2017-11-14 08:23 评论 收起评论
洛阳大剧院 发表于 2017-11-1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与伤感岁月的厂紧紧相连   我比你们靠东一点点
6# 2017-11-14 09:51 评论 收起评论
手术刀 发表于 2017-11-1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出了大厂几十万人的记忆,此贴强大!
7# 2017-11-14 11:51 评论 收起评论
社保小秘书 发表于 2017-11-1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8# 2017-11-14 12:19 评论 收起评论
洛小鱼 发表于 2017-11-1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威武  那么多字
记录了洛阳几代人的记忆
期待继续
9# 2017-11-14 12:31 评论 收起评论
lybhb 发表于 2017-11-1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
10# 2017-11-14 13:4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锋语 发表于 2017-11-15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大厂记忆之求学(一)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的学业全部是在407厂子弟学校完成的。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升学压力,只要你不是过分调皮捣蛋,是能够一级级一直上到高中毕业的。当然,那些以打架斗殴、拉帮结派为家常便饭的学生,学校也不是没有办法,要么留级,要么集中到一个名为“基础班”的班级里统一管理。
我呢,属于天生的老实孩子,只是老实的有点过分了。我在班里也是公认的学习好的孩子,但是,说实话,除了语文外,我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科目。而语文好,得益于我特别喜欢看课外书,尤其是历史类书籍。我在小学阶段就读完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原著,其他像一些《上下五千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晋文公》等介绍历史人物的小册子,在父母的支持下,也经常从书店买回来看。课外书看的多,作文写得就好。小学到初中时代,我的每篇作文都会被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初一还是初二的时候,我还创下过在一次语文考试时连写两篇作文的记录,一篇给自己写,一篇帮同学写,且都得了满分。不过,给同学写的那篇,很快就被老师识破了。那时候的作文都很幼稚,特别是小学时期,我在作文里,“偷过”西瓜、红薯、葡萄等等当时能想到的东西,然后在朱松同学义正辞严的教育下幡然悔悟;做过扶老人过马路、捡钱包上交、帮环卫工人扫地等能想到的好事,然后说一句“我是雷锋”就不辞而别……
初中、高中以后,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已能够独立思考,作文题材基本都出自亲身经历了,自认为写出了一些比较有观点的文章。但是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姓吴的语文老师。吴老师是上海人,心高气傲,据说后来调回了上海。他是重点班的班主任,对我们这些普通班的学生,总是带着一种歧视。我接连几篇作文,他的评语都是:“不像是你写的”。最多加上一句“如果真是你写的,还真不错呢!”印象深刻的有一年春节期间,我随母亲回上海老家,见识了刚具现代化雏形的大城市输油管道带来的污染,特别是海滩边随处可见的油污以及漂浮着的白色的墨鱼骨让我触目惊心。有感而发,我在寒假结束后的第一篇作文里提出了质疑。这在八十年代中期,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意识了。没想到,吴老师给这篇作文的评语虽然没有再提“不是你写的”,但却把我的观点批的体无完肤,无一是处。此后,正处青春期的我,对作文产生了抵触情绪,很少再用心去写了。
升入高中后,改革开放也刚刚开始,一时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特别是《加里森敢死队》、《古惑仔》、《英雄本色》等港台和欧美电影电视蜂拥而入,人们的价值观念被颠覆被扭曲。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这些年轻学生。学校里早恋成风,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现象严重。不少同学无心学习,要出去“闯”社会。我的几个同学就这样蜕变了。一个叫郭佳军的同学,小学升初中的时候,他是班里的第一名,我是第二名,我们两个坐同桌。想不到的是,就这样一个当初的好学生,最后因入室抢劫杀人被判处死刑;另一个是我母亲同事的孩子,也曾跟我同班,因有美术天赋初中毕业后到美术中专上学,后来因在歌厅参与斗殴被人用砖块砸到后脑勺上伤重不治。还有一个印象里也喜欢画画,他家是外语学院的,母亲是厂里的医生,父亲在学院任职,本来家境优越,大有前途,但为了“闯”世界,居然有意挑衅我们班里个子最大的男同学。后来,为了满足自己抽烟玩耍的需求,经常跑到外院学生宿舍去偷学生的军装,然后委托另一个同学到上海市场的寄卖店卖钱。几番得逞却因分赃不均与那个同学闹翻而东窗事发,凄凄惨惨地落了个转学回山东老家的下场。他转学回去后,我们两个还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通信联系,后来就失去了音讯。前几年,在一次高中同学的聚会中偶然听说,这个同学因病早已不在人世。

11# 2017-11-15 08:23 评论 收起评论
我花开后百花杀 发表于 2017-11-1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8687368_57.gif
12# 2017-11-15 10:46 评论 收起评论
lybhb 发表于 2017-11-1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3# 2017-11-15 10:49 评论 收起评论
zxz123 发表于 2017-11-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赞一个。
14# 2017-11-15 11:25 评论 收起评论
Commanding 发表于 2017-11-1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4_246:}
15# 2017-11-15 12:42 评论 收起评论
Commanding 发表于 2017-11-15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加精,写得很真挚,赞
16# 2017-11-15 12:43 评论 收起评论
我是胖胖 发表于 2017-11-15 1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木
17# 2017-11-15 12:50 评论 收起评论
sky 发表于 2017-11-15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了嘛,楼主请继续!和伤感大神有的一拼
18# 2017-11-15 16:39 评论 收起评论
摩旅遍天下 发表于 2017-11-1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啊期待
19# 2017-11-15 16:55 评论 收起评论
陕北农民 发表于 2017-11-15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url][/url] 0_1274575_6b093d2541c8bff.gif
20# 2017-11-15 19:1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锋语 发表于 2017-11-1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大厂记忆之求学(二)     进入了高中,受同学影响,我有时也成了老师办公室的“座上宾”。不过,我可不敢像同学那样在老师办公室干坏事,他们或者敲掉暖水瓶保温瓶胆的小尾巴(这样就失去真空保温层),或者往他们忌恨的老师茶杯里吐痰。有一个大家都特别讨厌的数学老师叫黄龙志,他是隔壁五班的班主任。有一次,在学校男厕所的墙壁上,不知是谁写了辱骂黄老师的标语,黄老师气急败坏,一定要追查出是谁干的。那天,他在教导处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五班,让每个男同学依次在黑板上写下“根治黄河、龙飞凤舞”八个字。聪明的同学立马醒悟,这八个字包含了老师的名字,这是要通过字迹查人呀!追查结果可想而知,最后不了了之……
   还有一次,下课后,我和几个同学留下做值日。打扫完卫生锁上教室门准备走的时候,忽然发现,隔壁的五班似乎还没有下课。我们几个趴在门缝上往里观看,原来是黄老师仍在那声色俱厉地教训学生。我不知从哪来的勇气,把脚从最前面的张同学两腿间伸过去,一脚踹开了教室门然后转身就跑,醒悟过来的张同学和另几个同学紧跟着我身后也撒腿就跑。被激怒的黄老师一步跃下讲台来追我们。我跑下几级台阶后灵机一动,迅速转身装出一副正在上楼的样子。黄老师别看年纪大了,但是身手还算矫捷,发挥胳膊长腿长的优势,越过我一把揪住了张同学的脖领子。张同学还在争辩,指着我说:“是他踢开的门,不是我!”黄老师说:“瞎说,人家刚上楼,怎么会是人家?我明明看见是你踢的!”这件事儿,毁了我“老实孩子”的形象,从此被冠以“闷捣”的称号。
    除了作文能够引以为自豪,我其他学科惨不忍睹。父亲有一次忧心忡忡地问我:“你这样子,将来准备干什么呀?”我不假思索而且大言不惭地说:“耍笔杆子呗!”鬼使神差,谁也没想到,十多年后,我还真的坐在办公室耍起了笔杆子。
    经历了懵懵懂懂的小学时代,渡过了浑浑噩噩的中学时代,优哉游哉的两年技校生活又转瞬即逝。那个时候,国家刚经历过一场动荡。改革开放开始发力,国有企业的颓势也已开始显露。就在这个时候,我彻底完成了从学生到工人的身份转变。闲暇的时候考虑人生,我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当时颇为流行的高教自学考试,进入了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深造。
   我选择的是当时比较热门的工业经济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大专课程大约有12门,每年考试两次,每次考4门。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学霸,最快可以一年半就拿到文凭。当然,我不是学霸,学霸一般也不会到这里学习。我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学习,每次只报考两门,一年四门,由于没有挂过科,所以总共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学业。为了更好地学习,我每门课都要参加辅导班。参加辅导班就要交辅导费,每科大概四五十元吧,相当于我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工资。父母为了鼓励我的学习,上辅导班的费用由他们出一半。就这样,自1990年六月到1993年六月,我开始了艰苦的求学生涯。每天晚上要么到位于上海市场的职工科技学院上辅导班,要么在家里学习。白天上班的时候,除了干活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了。说来也怪,上中学的时候,每天也是坐在那里听课、写作业、复习,可是不是走神就是装模作样给家长和老师看,心其实早就飞到别处了。但是这个时候,倒真的是开始用心了,也真的能够学进去了。
    这十多门功课,我最憷的是高等数学。从小到大,数学都是我的软肋,特别是到高中以后,考试几乎很少能及格过。中学数学都难合格,更别提高等数学了。当时报这个专业时发现有高等数学这门功课,就有点想打退堂鼓,在母亲和姐姐的一再鼓励下才下定了决心。我姐上过大学,她给我鼓气说:“高数跟中学的数学关系不大,主要是一些公式能熟练掌握就行”。高数的辅导老师就是职工科技学院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很遗憾忘记他姓什么了),非常认真负责,每次上课都要提问、都要让学生默写公式。与其他科目老师“我只管教,你爱学不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为了更好地听讲,每次我都会选择坐在第一排。因为坐在第一排,这个数学老师几乎每节课都要把他的茶杯给我让我到他的办公室去给他续水。这很让我愤愤不平,是因我学习差吗?第一排又不是我一个人,为什么光叫我去不叫别人去呢?有几次甚至产生了想效仿高中同学那样往他的杯子里吐口水的念头。因为常坐第一排,我也经常成为他提问的对象。他每讲完一个概念提问我的时候,如果我能够回答正确,就开始讲下一个概念,那分明就是“连我都能回答对了,说明大家都听懂了”的意思,这让我很是难堪。为了彻底改变老师的印象,我更加发奋地学习,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背公式、做题。后来,老师仍爱提问,仍喜欢提问我,但是如果我回答错误,那么他就会再讲一遍,这就是“这题如果我都不会,肯定还有很多人不会”的意思喽!他仍然会在上课的时候把杯子给我让我去给他续水,但我已经变得心甘情愿了。我清楚的记得,我最拿手的大学语文由于轻敌,最后只考了61分,涉险及格。而我最憷的高等数学,竟然考出了76分。高数被我拿下后,就像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其他科目就如同势如破竹,再没什么障碍。记得我有一门课程考了99分,是全市第一名,学校奖励了100钱,并让我在大会上介绍了学习经验。母亲经常对我说:“如果你上学的时候有这个劲头,早就考上大学了!”
21# 2017-11-16 12:54 评论 收起评论
我花开后百花杀 发表于 2017-11-1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017-11-16 14:03 评论 收起评论
123xu 发表于 2017-11-1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幸好,满满的回忆,深深的感动。
23# 2017-11-16 15:2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锋语 发表于 2017-11-1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顶贴的如此之少,阅读的也寥寥无几,都没没有兴趣继续下去了。发了这么多,每次都是以回帖形式,一贴一两千字只有2分,而同样是回帖三个字甚至一个表情也是2分。版主连个精都不舍得设!
24# 2017-11-17 12:37 评论 收起评论
我是胖胖 发表于 2017-11-17 1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支持
25# 2017-11-17 12:38 评论 收起评论
锄禾11 发表于 2017-11-17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我是洛耐的
26# 2017-11-17 13:30 评论 收起评论
1619961861 发表于 2017-11-1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27# 2017-11-17 14:48 评论 收起评论
紫藤 发表于 2017-11-18 0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楼主继续啊!
28# 2017-11-18 07:29 评论 收起评论
老玉米 发表于 2017-11-18 0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情真挚,描写细腻,楼主下文呢
29# 2017-11-18 07:31 评论 收起评论
紫藤 发表于 2017-11-18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咋还不来更新,偷懒了
30# 2017-11-18 23:50 评论 收起评论
lei_555555 发表于 2017-11-19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华丽的词句,但文笔真切~~~
31# 2017-11-19 10:06 评论 收起评论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1-19 1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厂的记忆,好帖
32# 2017-11-19 10:09 评论 收起评论
广广三刃木 发表于 2017-11-19 1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我们支持你!
33# 2017-11-19 10:41 评论 收起评论
s骆驼 发表于 2017-11-19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楼主回到了那个充满回忆的年代
34# 2017-11-19 11:42 评论 收起评论
晨阳实业 发表于 2017-11-19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楼主继续
35# 2017-11-19 13:47 评论 收起评论
过去现在未来 发表于 2017-11-19 1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人比较浮躁,文字稍微长一点就没有耐心看完,更别说写文章了。喜欢看的人,肯定会仔细看完。读书写字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写文章就是写给喜欢看自己文章的人的。楼主一定要摆正心态,继续写下去。
36# 2017-11-19 16:43 评论 收起评论
lybhb 发表于 2017-11-1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37# 2017-11-19 16:52 评论 收起评论
敌敌畏 发表于 2017-11-19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一下然后慢慢看
38# 2017-11-19 17:08 评论 收起评论
蔓菁 发表于 2017-11-19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39# 2017-11-19 18:43 评论 收起评论
1619961861 发表于 2017-11-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40# 2017-11-19 20:38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