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2021-01-06 16:09 293351人阅读 9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洛阳] 学校教育,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复制链接]
洛阳杂文学会 发表于 2021-1-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听某些教师们自豪地显摆:“我一进教室,没有一个学生敢动一动,我在教室与不在教室一个样,教室里鸦雀无声,没一个人敢说话,即使我一堂课不去也没事,(学生们)都给我规规矩矩的。”那神态,仿佛在问:“像我这样的水平,你们有吗?”

这种管理能力比那些无法组织教学的教师当然强多了,但真的很值得自豪显摆吗?它会不会使学生丧失在交流中学习、进步的机会呢?它会不会扼杀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天性呢?它会不会断了孩子们挑战老师、挑战权威的念头呢?它能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温馨、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吗?又不是军队,干嘛这么严格!教育专家们认为,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断走动,相互交流帮忙,向别人请教,相互争论,是正常的,拥有一定的混乱度,也是正常的。这比死水一潭的课堂强多了。



当前,校园暴力流血事件频频发生,这与我们教师中有部分人总以自我为中心简单粗暴、独裁专制的教态难道会没有一点儿关系吗?要知道,学生中任何一起暴力流血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啊!

在法国,教师在课堂上面讲,下面的学生有好多乱动的、走动的,甚至有人吃零食,教师依然讲课旁若无人,学生还可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进行发问,法国人并不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反而予以大力鼓励与支持,这在中国简直不可思议,可在法国人眼中很正常:学生只要能完成学习任务即可,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正襟危坐,不一定总是紧张兮兮的,学生们更不能在教师的拳头肆虐下,胆战心惊。西方人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比中国多,中国的家长都爱送孩子到西方去接受教育,尤其是中国的有钱人或各路各方名人,他们即使耗费重金,倾其所有,甚至或明或暗改变国籍遭万人唾骂也在所不辞。这不是有力的说明吗?



从其中我们能悟到什么呢?无论什么样的课堂管理都应遵循教育的本质,都是为了想法设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孩子们健全的思想品格,这正是我们做教师的出发点。再者,我们看到美国人的脸上总有一种从来没被欺负过的表情,而中国人的脸上总密布着深深的沧桑,让人禁不住要说,在这个钱权关系仍在不同领域内不同程度上挑战着平等、公平和正义的国度里,要建成真正阳光、透明、平等、民主、法治的社会,不需要温顺的国民,更不需要绵羊般的学生。更何况,中国的孩子们太听话、太没个性,已经影响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教育,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朵花去影响另一朵花,是要让孩子们奔向诗与远方,是让国人具有更多的文明素质与创造精神,而不是用一个大拳头去造就出另一个大拳头,或去造就无数个大拳头,从而毁掉公平正义与创造。教育要从正确的出发点出发,这不仅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事,还需要整个国家的努力与推动。


锄禾11 发表于 2021-1-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成绩论  功利性出发
沙发 2021-1-6 16:48 评论 收起评论
紫晓蕊蕊 发表于 2021-1-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试教育
板凳 2021-1-6 17:09 评论 收起评论
nvidia 发表于 2021-1-6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上学就是为了考试。

地板 2021-1-6 17:25 评论 收起评论
奔跑铁腿 发表于 2021-1-6 1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二千年文化傳承教育體制,
和外來教育文化體系。
我不反駁
你說我聽
5# 2021-1-6 17:33 评论 收起评论
heluoren 发表于 2021-1-6 1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既使985的高才生面对996工作制也不敢公然对抗,最多网上喷两句,都是奴才。
6# 2021-1-6 17:36 评论 收起评论
幽栖居士 发表于 2021-1-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掌勺的人在想啥?
7# 2021-1-6 20:02 评论 收起评论
无语 发表于 2021-1-7 0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教育模式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性。所以在创新上总是跟着别人屁股走。
8# 2021-1-7 09:01 评论 收起评论
杠就是你对 发表于 2021-1-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学习不就是为了成绩为最终目的嘛
9# 2021-1-8 15:03 评论 收起评论
不想说你 发表于 2021-1-8 1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