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早点来”心理咨询系列场景之四:十年前那天,我没等到妈妈

2021-01-30 15:22 643289人阅读 0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洛阳] “请早点来”心理咨询系列场景之四:十年前那天,我没等到妈妈

[复制链接]
合硕教育 发表于 2021-1-3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咨询师手记

注:以下案例已就个人信息和细节修改处理,请勿随意猜测。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两个场景,好像并不常浮现,但遇到不顺心的事儿,或者晚上失眠,再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切都还仿佛是当天,而且,也象当时一样没有解决的可能。

yigenvhaizaixiaoshanposhangtiaowangyuanfang-00652139_3_副本.jpg

小李心里的这个画面是在小学门口等妈妈。
那时,他刚上一年级,每天都是妈妈来接。这天下午放学,出校门没看到熟悉的身影,和另几个同学一起等着,后来别人都被接走了。老师把他安置在门卫师傅那儿,自己去打电话,小李能听到电话那端妈妈的哭泣。再后来,爷爷来了,之后好长好长时间,他都没有见过妈妈。
微信图片_20210108153135_副本.jpg
实际情况是当时爸爸妈妈闹矛盾,妈妈就在那天搬出去了,分居时,爸爸拒绝妈妈来看孩子。最终在多方努力下,两个人还是生活在一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也都讲给了小李,但他总是无法抹去那天的印象:墨蓝的天空,妈妈在电话里哭,自己一个人,老师怜悯的目光。

小李现在高中,小学时候还好,从初中开始,做什么事情都不主动,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觉得不行”“没用。很聪明的脑袋成绩一直中等水平,本该青春洋溢的年纪暮气沉沉。

场景分析

当然不能说小李现在的表现就因为小学时候妈妈的不辞而别,但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确实非常大。虽然后来在理智层面明白了怎么回事,但当时的恐惧,无助,伤心,委屈都没有被认真处理过,并且在生活和学习里反复出现。只要遇到困难,就觉得没办法解决,然后听之任之,慢慢成了惯性。

Egfw4gfsetjuEt2V4gAteTuTJc1oJUqCh-_副本.jpg

心理学认为,所有不能应对的挫折都会形成创伤。除了通常能想到的战争和自然灾害这些大麻烦,还有日常生活里发生的分离,忽视等小事儿,也会在心里留下深深的痕迹。有的因为时间流逝淡化消解,更多的只是不被提起,随时都可能跳出来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甚至成为整个生活的底色。

在关于创伤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师尤其关注两个因素:年龄孩子越小越缺乏表达情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有些体验就更加弥散又深刻;重复性相对于仅发生一次的事件,那些看起来很小但反复重复的事情可能对人的影响深远,比如持续一两年的校园欺负,家长长期的忽视打压。

应对策略

2447839_1_副本.png

1.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不记事儿,大了自然就好了,实际情况是TA可能脑子里不能清晰记起,但身体,情绪却从没有遗忘过。这种不能表达的体验最可能成为发展中的沉重包袱,无意中受累于此却不自知。

2. 紧急状态下优先考虑孩子的成长需要

成年人生活不容易,职场压力,婚姻关系,常常疲惫不堪,偶尔还处在崩溃边缘。这种时候,一定要想到孩子,不是把孩子的需求凌驾于父母之上,而是在处理困境时不要忽略和操纵他们,要把孩子考虑进去,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问题和解释情况。

u=3838775738,1327214489&fm=26&gp=0_副本.jpg

3. 什么时候求助?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孩子自己认为他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家长就要高度重视,如果你的回应效果不大,请求助专业人士。当然,如果生活中出现了成年人都处理困难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想到它对孩子的影响,及时求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