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血脉,洛阳应复建熹平石经!

2022-03-13 09:59 48222人阅读 10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百姓呼声] 传承文化血脉,洛阳应复建熹平石经!

[复制链接]
不中就弄事 发表于 2022-3-1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度上对熹平石经的介绍是这样的: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后立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地,所以人们又称这部书为“太学石经”。石经是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中规入矩,极为有名,故也称为“一字石经”。东汉时期汉灵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当年,熹平石经曾轰动京师洛阳,甚至轰动全国。石经刻成,被竖立于太学门前,“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造成交通堵塞的热闹场面持续了很长时间 [2]  。熹平石经后因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历代总共发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共四十六石,残石主要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491字)部分藏于洛阳博物馆(24字)以及北京图书馆。 [3]

洛阳在古代长期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拥有多项开创历史性的文化项目,在重建文化自信的现代,洛阳应当仁不让在原址重现那段文采风流全国景从的文化盛况,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重现熹平石经并不需要大量投资,但这是洛阳乃至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砝码,也能为日后复建东汉太学遗址打好前站,希望文旅部门能认真评估,探讨其意义和可行性。

 楼主| 不中就弄事 发表于 2022-3-1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熹平石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编辑出版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是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
二是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自汉代创例后,又有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宋石经、清石经。同时,佛、道等诸家也刻有石经,构成我国独有的石刻书籍林。
三是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捶拓技术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因此,石经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影响。
沙发 2022-3-13 10:15 评论 收起评论
soot 发表于 2022-3-1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建议,可以增加一个文化旅游地
板凳 2022-3-13 10:48 评论 收起评论
司令 发表于 2022-3-13 2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反对



















你这样做,又让洛阳的历史文化方面超出其它历史名城一骨节。
地板 2022-3-13 22:03 评论 收起评论
如来神 发表于 2022-3-1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应该复原的东西太多,不过这个可以有!!!!!!!!!!
5# 2022-3-14 11:09 评论 收起评论
寻梦拉萨64233 发表于 2022-3-14 1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先把洛阳太学复原起来
6# 2022-3-14 11:1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不中就弄事 发表于 2022-3-14 2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东去 发表于 2022-3-14 10:27
有钱的话再搞

总共46块3米高石碑,能花多少钱?
7# 2022-3-14 21:40 评论 收起评论
凉风习习吹 发表于 2022-3-15 0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戳心的,好像你们的生活都很幸福似的,不知道还有多少穷人吃不饱饭。竟然要铺张浪费,简直是,,,,,拉出去毙了。
8# 2022-3-15 06:41 评论 收起评论
锄禾洛阴 发表于 2022-3-15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吕不韦墓、白圭祠、姚崇墓、王安石祠等,半亩地、一方亭,七八柏足以。
9# 2022-3-15 07:32 评论 收起评论
井柏然是我的 发表于 2022-3-29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10# 2022-3-29 17:51 评论 收起评论
我就是来招聘的 发表于 2022-3-29 1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发掘的可持续发展
11# 2022-3-29 17:57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